勘云首页 > 勘云洞见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装备发展浅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装备发展浅析
发布时间:2020-12-04
来源:穆点咨询
点击数:546次
    一、“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油气发展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向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吸引全球关注,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各领域不断签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成果丰硕。2018年,中国已与8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03份相关的倡议合作指导性合作文件,并且在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上系统阐释“一带一路”中国主张。

    借助“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布局,中石油已与“一带一路”沿途19 个国家进行50 个项目合作,并从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逐步建成了中亚、中俄、中缅、海上四大油气运输通道。同时,中国正在筹划和建设多条以油气为主的能源通道,其中包括中亚四条能源管线、海上丝路能源枢纽、中俄油气管线合作、中巴能源走廊和中缅能源通道等。

    “一带一路”选择油气合作的重点对象主要取决于各国家的地域、政治以及油气资源丰富程度等方面,通过此诸多因素,最终决定与合作对象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地区的油气合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合作领域,对稳定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政治关系和促进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中东地区油气合作则有助于巩固中国与区域内国家合作的经济基础,增强互信和互动;与非洲地区油气合作对促进资源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其长期稳定的政治关系。与南美洲油气合作对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内国家的经常性往来,增加了解和互信;与环太平洋和亚太地区油气合作则是中国与区域内国家合作的润滑剂。

    通过以上剖析,当前中国油气合作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和南美地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缺乏长期资金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但油气收入在其国家财政中占有较高比重,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对油气的开发,创造稳定的财政收入。通过借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资源开发,不仅可满足这些国家的资金需求,中国也可以获取稳定的油气资源。

    二、“一带一路”石油装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为中国石油装备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与机遇。在挑战方面,国内石油装备产业集中度与专业化技术水平仍然有限提升,虽然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多,但是平均规模有限,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存在重新低效建设的问题。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内部市场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缺乏高效的管理制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机遇方面,石油装备企业作为装备制造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好。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石油装备的对外出口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大大提升石油装备产业升级与进出口贸易活动。

    新兴地区的快速发展与崛起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将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布局的加速器。

     “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布局的着力点,将会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推动中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持续上升,能源结构的调整变动为石油装备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非洲新兴地区的发展与崛起也给中国石油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市场。

     当前,中国石油装备贸易产品出口到全球80余个国家与地区,在51个国家设立了67个境外机构。十余个维修服务中心遍布中亚、南美、北美、亚太等地区,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国际市场贸易网络。2014年,中国石化石油装备出口总额度达到730.15亿元,其中石油钻采设备为321.48亿元,炼油化工设备为339.92亿元,压力容器制造为27.63亿元,海洋工程设备为41.11亿元。

     2017年,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在海外投资力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油气装备企业海外收入也不断提高,“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内油气装备行业带动作用明显。以俄罗斯的Yamal-LNG 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俄罗斯Yamal 地区,项目总投资达270 亿美金,中石油在此项目中持股20%,预计未来每年向中石油供应300万吨LNG。项目的承包商中,包括中石油、海油工程、宝钢、博迈科等企业,其中,海油工程承建模块建造合同总额达10.9亿美元,博迈科获得合同总金额为3.3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将更快。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装备风险分析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装备贸易壁垒

     当前在石油装备跨国贸易活动中,存在由于出口目标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社会变革所导致引发的变化,导致石油装备跨国贸易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目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开展贸易管制,调整进口关税税率,设置反倾销贸易壁垒等。

    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具体内容职下:

    1、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布局下,石油装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宏观政治局势,了解出口目标国家的要闻事件,对出口贸易国家开展深入的政治风险分析。石油装备企业可以邀请国际政治专家或外交人员,针对出口国家的政治环境进行咨询,以便对出口目标国家的风险有着良好的把控。

    2、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布局下,石油装备出口要时刻要关注进出口关税。虽然关税调整预测难度较大,但是从出口目标国家公开的关税变化信息中可以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其石油装备贸易税收变化趋势。假如进口国的关税出现变动,可以协商双方一同分担风险与损失。

    (二)“一带一路”国家多属于政治转型中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体制差异大,部分国家政局动荡不稳。"一带一路"所涉国家大多是处于政治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制度体制上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国家国内政治形势复杂,政局变化频繁,政策变动性大,甚至内战冲突不断。而"一带一路"实施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关合作国家的政策政治稳定和对华关系状况。

    (三)"一带一路"国家油气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中亚、中东以及北非对外合作较好的油田区块大部分已经被发达国家跨国石油公司和本国石油公司所占据。剩余推出的合作区块大多都位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陆上油田,这些含水量较高、增产潜力小的老油田对技术要求较高,投入成本大,经济效益差。

    而且,部分"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坦桑尼亚等)油气合作政策逐步收紧,对于油气合作条款要求愈加苛刻,管理协调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管理和运营风险。

    (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与文化差异巨大

    "一带一路"65个国家,44亿人口,大多数国家民族众多,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多元宗教信仰并存,一些宗教内部还存在不同教派,各民族宗教之间的历史纷争复杂,增加了沿线各国合作的难度。其中,部分国家民族宗教矛盾复杂,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猖獗,地区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五)“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低

    "一带一路"联通亚欧非三大陆,连结太平洋和印度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国家财政赤字、经济基本面较差,导致投资风险较大。在65个国家中,包含老牌欧洲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各国市场发育程度也极为不同。有些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为企业投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一些国家市场封闭,进入难度大,增加企业投资评估的复杂性。

    (六)“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

    随着“一带一路”对中国石油装备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力推动,海外油气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海外油气项目,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种货币,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难度。

    当前,海外油气项目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交易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前发生的,但是汇率变动后仍未完成的以外币表示的业务,因汇率变动而可能发生损益的风险;折算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经营风险是指汇率变动导致投资环境变化,使得现金流发生变更,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加,各国的汇率波动幅度变大,石油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info@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