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云首页 > 储运专栏 > 擦亮中国制造名片,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高质量冲刺侧记
擦亮中国制造名片,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高质量冲刺侧记
举报2021-01-04 15:07:51 来源:中国石油网

分享至

6月18日,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的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增建4座储罐封罐工作顺利完成,工程整体进度已完成90%,进入了建设关键冲刺期。

  作为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的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它的建成投产将实现接收站高峰期1个月持续供应能力提高到4120万立方米/天,对缓解京津冀地区冬季供气压力、提高天然气调峰供气能力、满足天然气应急储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京唐LNG公司凭借唐山LNG接收站一期建设成果与安全管理经验,自2017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稳步推动工程建设进度,全方位、无死角现场安全管控,克服参建单位多、高风险作业难度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台风作业等重重困难,层层闯过安全关、技术关、疫情关;专注于自主研发新技术,实现了国内首次应用储罐立缝自动焊工艺、一次性圆满完成卸船管线接入一级动火作业以及两个储罐同日成功升顶等纪录。

  升级成桩工艺

  节约投资600万元

  LNG储罐高承台混凝土灌注桩普遍采用二次成桩工艺,地上桩一次成型技术与二次成桩工艺相比,可省去破桩头等多道工序,节约人工成本和施工费用,缩短施工工期,还可保证桩身完整,提高抗震能力。

  京唐LNG公司经过专家论证一次成型技术后,迅速组织参建各方讨论施工难点与应对措施。面对一次成桩工作量极大、技术难度极高等挑战,京唐LNG公司统筹组织投入大型旋挖钻机6台、50T履带吊4台、其他各类辅助设备近20余台,高峰期施工人员300余人、24小时连续施工。

  应急调峰保障工程仅用时66天完成了4座储罐1440根桩一次性成地上桩的施工,累计进尺10万米。地上桩一次成型技术的应用为工程建设打下了优质的桩基,创造了中国石油接收站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跑出中国速度

  安全建设590万工时

  “洋货进不得,国货顶得上。”公司总经理尉亚民针对部分进口阀门无法到货的情况,科学研判、超前谋划,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走访国内潜在供应商,邀请多家国内低温阀门制造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最终形成了阀门国产化替代可行性的分析研究报告和替代进口实施方案。

  通过论证实施采购,在公司摸排物资生产真实情况后,组织各相关供货厂商和代理商建立了周例会制度,确保业主、总包和各厂商之间的信息对称、真实和准确,每周更新各项物资的生产和交付状态。今年8月底前所有规格阀门全部抵达应急调峰保障工程施工现场,用国货替代洋阀门,凭中国制造跑出中国速度。

  唐山LNG接收站应急调峰保障工程不用于以往,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多达15家,建设高峰期达1500余人,8座塔吊同时施工,高风险作业、交叉作业管控难度巨大。京唐LNG公司按照“前瞻性、统一性、标准化、属地责任化”的原则,根据年度施工计划对现场平面进行前期评估、统筹规划、科学划分、合理布局,推行HSE平面规划管理,取得了施工现场平面布局清晰合理、各承包商目视化标准统一、交叉作业得到源头管控等良好效果,由平面管理跃升为多维度立体管控,实现安全建设590万工时。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houyanting@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跟帖 0

参与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勘云立场。

阅读下一篇

国内首个民营LNG接收站在潮州动工

12月19日上午,潮州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在潮州市饶平县正式破土动工。项目的动工标志着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民营LNG接收站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体现了国家在“十三五”期间油气领域改革成果。

 

 

 

返回勘云首页返回新闻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0 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