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云号
- 油气装备与机械加工
分享至
智慧海洋是认知海洋、经略海洋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我国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尤其是海洋通信传输能力严重不足,高端海洋仪器设备国产化程度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海洋信息支撑海洋强国建设的潜能在很大程度还未充分发挥。应借鉴“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体系化管理与建设模式,构建以自主可控的海洋信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智慧海洋体系,打通涉海部门间信息壁垒,整合各类海洋信息资源,实现海洋透彻感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智慧应用。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海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覆盖我国管辖海域、重要海峡通道、重点关注海域和南北极的空天岸海底立体观测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水上水下通信导航设施布局,全面提升海洋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应急通信能力。
二是提高海洋自主感知能力。通过整合国内相关优势科研力量,加大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力度,在海洋调查、观测、监测和深海探测仪器设备等领域推动海洋“工业化”+“信息化”,培育瞄准技术前沿的大型海洋调查装备制造企业。
三是促进海洋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制订出台海洋信息管理与共享政策法规,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各类海洋信息资源深度融合,建设国家海洋大数据中心和共享云平台。
四是推动海洋信息智慧应用服务。加强海洋信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培育引导,编制海洋信息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海洋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海洋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等为重点,打造“海洋信息+”“海洋物联网+”等创新模式,培育海洋信息产业市场,延长产业链条。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info@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跟帖 0
参与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勘云立场。
自然资源部3月26日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这次试采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可燃冰,也是继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后,推进产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