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云首页 > 勘探开发 > 胜利钻井院等井径膨胀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胜利钻井院等井径膨胀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举报2020-11-21 10:30:28 来源:中石化新闻网

分享至

由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241.3毫米等井径膨胀管系统在胜利油田河31-斜190井进行全过程井下试验,历时23天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这项国际前沿的创新性钻井技术领域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

等井径膨胀管钻井技术是膨胀管技术和钻井井身结构的发展方向,当深井钻遇复杂地层时,可作为临时技术套管进行机械封堵,无需改变钻头尺寸和井身结构继续钻进,避免常规逐级变小的锥形井身结构,有利于把井钻得更深。该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无规模化成熟应用,国内仍属空白。

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的难题,胜利钻井院等井径项目组依托国家863项目《膨胀管钻井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2009年获得集团公司《等井径钻井技术结构设计可行性研究》等三个项目支持,攻克了大变形膨胀材料、大变形膨胀螺纹、可变径膨胀工具、多级压力系统和配套工具工艺等关键技术,累计获得美国和俄罗斯涉外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和实用新型专利8项。

2016年起,胜利钻井院先后在胜2-斜101井、草702-平6井、垦东641-斜27井进行试验,验证了241.3毫米等井径膨胀管系统功能和螺纹膨胀可靠性,进行了241.3毫米裸眼井段下入和大通径裸眼井段扩眼试验。

2020年,在前期试验基础上,等井径膨胀管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系统结构优化设计、工具加工测试、组装和室内膨胀实验,获得了大量可靠的技术数据,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现场试验方案,为现场试验做好了充分准备。

10月20日,胜利钻井院等井径膨胀管项目组在河31-斜190井进行等井径膨胀管膨胀试验,目的是在339.7毫米表层套管内下入等井径膨胀管系统,膨胀后作为临时技术套管满足241.3毫米钻头进行二开钻进至完井。施工过程中,将总长9.05米,包含5个膨胀管短节共4个可膨胀螺纹,内径199毫米的膨胀管膨胀至内径245毫米。通过井下电视监测影像表明,膨胀后管体内壁完整、螺纹连接可靠。

11月13日,该井顺利完钻并完成电测作业,完钻井深2751米。膨胀后的等井径膨胀管经受住了钻塞和二开钻进双重考验,作为临时技术套管服役23天,安全起下钻16趟,成功完成试验任务,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Kanyun Technology)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能源科技信息,如内容有误、侵权请联系info@kanyune.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凡来源注明为勘云号的文章,版权均属勘云号,授权转载请署名来源。

 

跟帖 0

参与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勘云立场。

阅读下一篇

石化重点风险探井长探1井新层位顺利完成压裂施工

石化重点风险探井长探1井盒7层顺利完成压裂施工,该层位采用混合水体积压裂设计思路,施工排量6方/分,加砂53.8方,入井液量588方。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在长探1井新层系盒7层的成功应用为后期探井的压裂改造提供重要借鉴经验。

 

 

 

返回勘云首页返回新闻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0 北京勘云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